姜又称生姜,原产中国及东南亚热带地区,栽培历史2000余年。山东生姜栽培面积居全国首位,达150万亩,总产约 600万吨。所以一直以来有句话:全国大姜看山东,山东大姜看昌邑;昌邑生姜种植历史悠久,平均亩产5吨左右,最高亩产甚至达到8吨以上;随着不断种植,大姜需要解决的问题也越来越多,连续种植易感姜瘟、茎基腐病、线虫等土传病害。
一、种植痛点:
1、出苗不齐,小老苗。主要原因:
(1)气温低,地温提升慢导致根系生长变慢,进而影响生姜出苗;
(2)姜种问题:姜种催芽过程总有损伤或者携带病菌,导致出苗慢;姜种干物质积累少,导致出芽营养不够;生姜播种时,覆土厚度不一致,有的深、有的浅。
(3)熏地操作不及时导致化学农药及有害物质在土壤中仍有残留。
(4)药肥使用不合理,整地阶段使用大量未腐熟发酵的粪肥;沟底使用大量未处理过的豆子;大量使用复合肥以及过量使用杀虫剂、杀菌剂等。
2、扭辫子。主要原因:
(1)用肥用药不当,导致伤根;
(2)气温不正常导致姜苗激发自我保护状态。
3、干尖、黄叶,干尖、黄叶是生姜苗期最普遍的问题。主要原因:
(1)用肥用药不当,导致根系叶片受损;
(2)长时间干旱、浇水太少,导致苗期营养水分不足,出现干尖、黄叶;
(3)微量元素缺乏,尤其是缺铁。
二、如何解决这些问题:
示范作物:大姜
示范地点:山东昌邑
示范时间:2023年6月18日、2023年6月27日
示范方案:第一次施用“菲迪赛®施乐美2升+快微200克冲施”。
第二次施用“菲迪赛®施乐美2升+大量元素水溶肥5公斤”
回访时间: 6月25日、7月4日。
效果长势情况:生长缓慢的姜苗恢复长势,干尖、黄叶明显减少。
(1)2号姜苗,6月25日回访,恢复生长,已长出二芽。7月4日再次回访,三芽也已长出。
(2)6号姜苗扎小辫,7月4日回访已恢复正常长势。
温馨提示:因各地栽培品种和管理方式不同、气候存在差异,产品用量略有不同。
产品介绍: